起因是年初於故宮展出的特展-生日快樂:夏卡爾的愛與美。
其實我對繪畫並不熟悉,長期以來也沒什麼太深刻的感覺,
當時只是因為廣告說夏卡爾這次的展,是非常難得的結合,加上又是以生日 愛 美 作為主題
(因為我不太喜歡悲傷悲觀的主題,感覺心情會變沉重)
所以就決定去看夏卡爾的特展。
就在同一個時間的同一個時刻(就看完的那個禮拜),bf告知我說他們公司有請蔣勳老師先來個講座導覽,
(不是在展覽會場導覽,而是先以講座的方式,給大家一個概念,讓大家先有初步了解,看展才不會摸不著頭緒)
雖然當時我已經看過展啦! 不過衝著蔣勳老師,就報名了這場講座。
本想拿"漢字書法之美"這本書去給他簽名的,沒想到整個忘記 囧
只好在鄰近的書店買了一本蔣勳老師的書-手帖-南朝之美,
準備去給蔣老師簽名。
在整個講座都還沒開始的時候,就衝上前去請蔣老師幫我簽名啦^^
其實看到名人(而且是自己喜歡的名人)在眼前,會不自覺的緊張耶,心跳加快,ㄎㄎ。
蔣老師也很好的幫我簽名唷
看看上面的日期,距離今天也快半年了,而我是最近才把這本書拿出來,準備當做睡前讀物。
還沒看完,大約看了3/5。這本書非常適合當作睡前讀物,因為說的是以前文人的手帖。
在魏晉南北朝時期,做為文人私人之間的書信。因此,內文揮灑不羈,也沒有艱深的文字,多是互相問候,述明近況,分享情感。
經由蔣勳老師,針對每一份手帖,做出文字的解釋,書法的特點,長久以來各界的討論,
更特別的是,嘗試分享當時的歷史背景與大環境,
讓讀者得以在腦中勾勒出書寫手帖當下的樣態。
沉靜,輕盈,舒服,簡短,是閱讀本書所帶來的感受。
注意到蔣勳老師,也因為我注意到他是到法國留學的,因為我在學法文嘛,所以對法國相關事務總是比較注意點。
在1972-1976年間去的法國,我還沒出生呢。
話說非常可惜。為什麼這樣說呢?
因為今天維基了一下蔣勳老師,發現蔣勳老師在2009年出過一本書,
叫作 《從羅浮宮看世界美術》 (增修初版),2009年11月,台灣東華出版
我實在太慢知道這件事了(應該說自己太慢去搜尋羅浮宮相關的訊息)
今年(2011年)四月前往法國羅浮宮參觀的時候,現場買了2本中文的導覽(不太便宜~而且有一本還是簡體字)
覺得不太合我需求,不過買都買了,也帶回台灣。
如果先看到蔣勳老師的這本書,我應該會買了先閱讀,再帶到法國去當作導覽書吧。
因為我猜想蔣勳老師的書,應該不會只有導覽,還會有蔣老師獨有的溫暖沉靜的文字,帶領讀者穿越時空,
沉醉在另一個世界裡。